欢迎来到 作文词典网 , 一个优秀的作文鉴赏学习网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初中作文 > 初二

初二作文

读《亮剑》有感

分类: 初二 作文词典 编辑 : 大宝 发布 : 01-27

阅读 :183

读《亮剑》有感

读《亮剑》有感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高一(5)班  薛蕾蕾   最先被这本小说吸引的,是那自铁汉李云龙口中喊出的震撼人心的一句:“敌人是前面的一座山,一座垒,我们就算倒下,也要爬起来,亮出手中的剑,向他们刺去!”每次想起都热血沸腾。《亮剑》是描写抗日战争时期的一本小说,曾经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在各大电视频道竞相热播,每次复播都有很多人追着看。  那铮铮铁骨的李云龙,永远都是跑在战士们前面的英雄团长。还有赵刚,他为独立团出谋划策,在团长意气用事时做出冷静的判断,是他让整个独立团井井有序,严守军规。还有魏和尚,段鹏等一大批奋勇杀敌,拥有一身绝技的革命士兵,他们置生死于度外,把夺回领土主权作为活着的最大目标,面对生死,他们视死如归,哪怕烧红的烙铁印在胸口,哪怕鞭子抽打得皮开肉绽,哪怕以家人的生命来威胁,他们都咬紧牙关,坚决不透露党的一丝消息。他们都是英雄!  虽然他们这些如传奇一样的共产党人是都梁笔下的小说人物,是虚构的,但我深知,他们所代表的是那些无畏无惧,为国献身的一大批前仆后继的革命人。他们是共产党的化身,他们是共产党骨子深处的国魂!  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就是这样的一批又一批的共产党人战胜了外敌,战胜了国贼,将国家统一,一直以正确的方针引导着我们大步向前走去,引领着国家的进步和发展,走在世界之前!  我们总是说我爱我们的党,爱我们的国,我希望祖国繁荣富强。但这一切并不是靠空说来实现的,我们要以实际方式来爱!并不是说每个人非得拿起枪到战场上拼一拼才叫爱国、爱党。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学好知识,早日成才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奋斗目标。然而,我们的努力需要一个明确的方向——成什么样的才,怎样才算是个人才!  我也想大声地喊出李云龙的那句话,只不过“敌人”是我们发展中遇到的挫折与磨难,而“亮出的剑”则是亮出我们新一代青少年的无限潜力。  我们的胸中怀着远大的理想,我们的眼中有着坚定的信念。我们身上早已鼓足了干劲,我们正迈出坚毅的步伐!我们的身上早已鼓起了干劲,我们正迈出坚毅的步伐!我们确信:凭着今天和明天的努力,我们这一代中国青年将把中华这个伟大的国度建设得更加美好,必将在21世纪这个崭新的年代,使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中国屹立在世界之林!  爱我们的党,爱我们的国,朋友们,加油吧!             (指导老师:张飞雁) 

读《三国演义》有感 (字数:500)

读了《三国演义》,让我受益匪浅。《三国演义》一书主要讲的是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鼎立,互相争霸的故事。书中塑造的孙权、曹操、刘备、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等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家喻户晓。其中我最喜欢的人是关羽,最看不起的就是周瑜。

关羽智勇双全,在攻打樊城时,他右臂中了一支毒箭。名医华佗给他做手术时,关羽毫不畏惧,仍旧和谋士马良下棋。华佗割开关羽右臂上的皮肉,用刀刮骨,悉悉有声,众人无不掩面失色,关羽却谈笑自若。虽然关羽后来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被孙权杀死了,但是他那英雄形象却一直印在我心中。

相比之下,周瑜却差多了。他神机妙算,英俊潇洒,却妒贤嫉能。诸葛亮三次竟然把他给气死了,临死时,周瑜才只有三十六岁,他还叹道:“既生瑜,何生亮!”

我们一定不要做周瑜这样的人,妒贤嫉能,斤斤计较。想方设法加害别人的人,一定没有好下场,他的阴谋也不会得逞。就像周瑜多次想谋害诸葛亮一样,自己不但没有得逞,反而被诸葛亮给气死了,死时也只有三十六岁。

读了《三国演义》,我学到了许许多多的东西。我觉得我们并不是要像那些英雄一样去战场上拼杀,攻城掠池,报效国家。而是要从中学习英雄人物的优点,比如关羽的勇敢坚强,忠义两全,大智大勇;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神机妙算,学识渊博;刘备的宽厚仁德,热爱百姓;曹操的胸怀大志……抓紧时间认真学习,改掉自己的坏毛病,将来为建设祖国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简评:从英雄联系到自己,由现实联想到将来,层次分明。


读《再见了亲人》有感 (字数:700)

今天,我读了《再见了亲人》这篇文章,它让我有了很深的感触。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最后一批志愿军离朝回国时,在车站上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情景。

文中的朝鲜大娘帮志愿军洗衣服几天都不合眼;还带着全村妇女冒着硝烟顶着炮火给战士们送打糕;为了掩护一位在大娘家修养的伤员,大娘失去了自己唯一的亲人小孙孙。这一件件感人的事情,一幕幕动人的情景,感动着我感染着我。当我读到小金花失去妈妈,大嫂失去双腿都是为了我们的志愿军战士时,我再次被深深地感动了。我深切地体会到了战士离去时的那份难舍,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为什么说中朝两国人民的情谊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离别时志愿军战士们那发自心底的呼唤,让我不能不感慨:这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啊!

当离别的哭泣声与汽笛的长鸣声交织在一起时,当志愿军从车窗伸出手,探出头,跟朝鲜亲人“再见”时,当列车的轰鸣一声紧跟一声时,列车越开越远,想到再也看到不到亲人熟悉的身影,再也听不到亲人的叮咛,朝鲜人民和志愿军再次深情的呼喊:“再见了,亲人。”

读到这儿,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位革命战士:毛岸英。1950年11月25日,也就是毛岸英遇难的那一天。当天,毛岸英自愿参加这次的抗美援朝。25日凌晨,机要处随同首长搬进了距现住房一公里多远的一个已经废弃的铁路隧道。整整一个上午,风平浪静,往日敌人的侦察机也不见了,仿佛战争已经结束。这是入朝以来从未有过的。到了下午,情况突变,敌机成群地铺天盖地压了下来。轰鸣声、投弹声、扫射声响成一片,敌人一顿狂轰滥炸走了,一切回归于宁静。大家急忙返回指挥部,但呈现在眼前的是彭总的住房已被炸毁,更可怕的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儿子,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毛岸英在回指挥部取材料时,正好赶上敌机轰炸,和他一起去的高瑞欣参谋也未能幸免。

这一幕幕动人的情景,一次又一次的感动着我,同时,还让我知道了,中朝人民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

滨江东五年级:饶禧


读《小兵张嘎》----有感 (字数:800)

说到张嘎子,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一个调皮的十三岁男孩,却又为什么变得不平凡呢?一起品品吧!

《小兵张嘎》这本书创作于1958年,书中的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期间的1943年,河北白洋淀的一个小村庄里。一个名叫张嘎的孩子和过往的八路军叔叔们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一次偷袭中,伪军和鬼子们抓走了钟亮排长,并杀死了嘎子的奶奶。嘎子立志参加八路军。他顺利地找到了部队并当了侦查员,并在两次战斗中立了功。在围歼敌人的战斗里,他勇敢机智,利用鞭炮引开了敌人,让区队一举消灭了顽敌,救出了老钟叔。

张嘎子是一个可爱又可怜的孩子,他先后痛失双亲,最后奶奶也被鬼子打死,年仅十三岁的小嘎子就成了孤儿,但嘎子是坚强的,在这种环境下,他依然决定要进入八路军,要和八路军叔叔们一起去抗日,去为祖国效劳,这个抗日小英雄成了我们大家的好榜样。

我刚刚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封面上那位可爱的小男孩,拿着木头枪,顶着小斗笠,光着脚丫子走在水滩上,这很吸引我,我就认认真真的将这本书看完了,这就是小嘎子,一个朴素、平凡的小嘎子。

小嘎子是一个很可爱的男孩,也是一个朴素、平凡的小嘎子,还是一个懂事,勇敢的孩子,他上窜下跳,上树上房,下水摸鱼,调皮的他,经常发嘎!就是这么一个开心果呀!

嘎子经常说一句“名言”,别看今天闹得欢,当心将来拉清单!这是一句朴素的话,看得出小嘎子的信念,看得出小嘎子的决心,也看得出一个小孩子对日本鬼子的仇恨,对中国人民共产党的热爱和信任!

其实,这个小嘎子是多面派的,你看有时这个文章写得是小嘎子很活泼,常常发嘎。有时小嘎子又是有情有义,就比如对老满叔的时候,对大妈,大叔的时候。而且,小嘎子还是一个孝敬老人的,就比如小嘎子常常帮奶奶做饭、洗衣服,分担家务,很贴心,常常让奶奶逗得笑哈哈的,这个多面派的小嘎子让我们喜欢。

我们都应该学习小嘎子,学习张嘎同志那种精神,学习那种对于党的热爱,有情有义,敢作敢当,机智勇敢,所以才能在战斗中屡次立功。

尤其是我们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们,现在都生活在和平年代,但都要学习小嘎子过人的勇气、聪明才智,还有吃苦耐劳的毅力,尤其值得我们学习是,小嘎子那种对党的忠诚,对党和生活的热爱。由此可以看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呀!希望大家都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祖国效劳,我们共同祝愿祖国永远繁荣、昌盛、富强!

下一篇: 读《八十天环游地球记》有感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 革 命 精 神 应 永 存 在—读《红岩》有感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