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作文词典网 , 一个优秀的作文鉴赏学习网站!
读《荷塘月色》有感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话确立了全文的感情基调,立片言而居要,后三句紧接着由此自然地破题,点出“荷塘”“月色”。因为“心里颇不宁静”,才想起荷塘,继而夜游荷塘。这个“文眼”安在篇首,如一锤定音,为全文确立了抒情基调。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不久,白色恐惧笼罩着大地。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的一名小卒,却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他虽没有像鲁迅先生那样用犀利的笔锋写就一篇篇抨击国民党反动派的慷慨激昂的陈词,但也用他独特的方式反对当时黑暗统治,号召大众起来斗争;而此刻,他陷入了苦闷和彷徨,他一直像人在黑暗的世界慢慢去摸索,这时的他正如文中所说‘我也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看着如此美妙的荷塘月色,朱自清完全陶醉了‘在苍茫的月下,什么事都可以想,什么事都可以不想,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使朱自清抛开一切烦恼,尽情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文末又写到采莲,起初对这一段不甚理解,认为好好的为什么会突然想起采莲,后来才明白,这时的朱自清开始惦着自己江南的家乡了,况且采莲时节如梦如幻的快乐和幸福更激起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不愿让黑暗现实打破他的梦想,只有在这荷塘月色下独自回味了。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读着读着我也似乎也走进了这清华大学的幽僻角落,同作者一起欣赏这令人陶醉的荷塘月色。从中我感悟到了作者内心的彷徨与迷惘,而我的心情也随着波动起来。朱自清在先诉说了自己的不宁心境后,描写了一个宁静的与现实不同的环境——荷塘月色,通过对传统的“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和清冷的明月的描绘,象征性地抒发了自己的洁身自好和向往美好新生活的心情。他为排遣心中的郁闷,夜深人静时独享月色下的荷塘美景。一个人,静静地看,悄悄地行,什么都可以想,也可以什么都不想。他觉得自己是个完全自由的人,这一切都是自己的,白天里要做的事,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以不理,并深情地发出了内心的声音:“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走着走着,我仿佛看见了荷塘,“那田田的叶子,零星地点缀些白花……”风中的花香,肯定令人心旷神怡,夹着薄云的淡淡的月光泻在叶子和花上,浮在荷塘之上,简直就是月光与荷花美丽的画,作者把月光下的荷塘描写的淋漓尽致、栩栩如生,而我便在作者笔下尽情的赏花观月,深深陶醉…
看着看着,突然如水的月光消失了,四周围郁郁葱葱的树,树间透着光,可是光却是如此的无精打采,这时的主角几乎是热闹的蝉和蛙,可是作者却什么也没有。此句中用热闹的“蝉声”和“蛙声”来衬托依然苦闷,哀愁的心情。《采莲赋》、《西洲曲》两篇文章节选使我的心也随着作者的心凉了下来,我深深的体会到作者当时的无奈和彷徨,作者游荷塘不能解脱,转而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一方面用古时采莲的欢乐有趣,反衬自己的忧愁,另一方面是对人世间美好感情的向往。我的心仿佛也随作者回到了起初的不宁静……
文章看完了,而我却未合上书,这篇文章使我意犹未尽,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荷塘月色的美丽可以令人暂时忘记忧愁,可见它的美丽,使我感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而我生活在这么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中,更应该要去努力工作,好好的珍惜现在的生活。
【老师点评】:感受不深刻
荷塘月色 (字数:100)
今天妈妈要带我到荷塘 月色去玩,我心想:难道妈妈要带我到小河里去玩?妈妈说:“那个荷不是小河的河,而是荷花的荷 ” 我们来到公园的大门口,我发现它的大门像个城堡一样,上面写着四个大字“荷塘月色”我跑进去一看里面还有个用花搭成的奥运标志。我上前去摸了一摸,原来那些花是用布做成的。这里的花真多啊,像个花的海洋,真是春色满园。听《荷塘月色》有感 (字数:400)
雨,在窗外沥沥的下着,而我们的教室里却传出了一阵悠扬的歌声——《荷塘月色》。
听着那歌声,我好像已经进入那片“荷塘”了:皎洁的月光发出朦胧的光芒,透过树叶在地上铺了一层碎银。一切景物仿佛都沉浸在乳白色之中。荷塘里,有一只青蛙在呱呱的唱着歌儿,给静谧的夜晚带来了一份生机。一朵朵荷花像陶醉了似的,随着风儿轻轻的舞动着,摇曳着,在给青蛙伴舞呢!一只只萤火虫发着亮光给这朦朦胧胧的大地添了几分神秘。鱼儿在水中欢快地游着,像在比赛似的,在荷花丛里你追我赶,好不快乐!
突然我变成了一朵荷花,我的身上被月光披了一层轻纱,淘气的鱼儿围着我转来转去,歌唱家青蛙在呱呱地叫着,好像在为我唱赞歌呢!我趁他们不注意,悄悄地绽放了,发出了浓浓的荷香。其他荷花们也不甘示弱,都努力地绽放花瓣显示自己的美丽。
音乐声突然停止了,我这才回过神来:我不是在看荷花,我是在听荷花呢!
昌邑市外国语学校初一:世界的救星
荷塘月色 (字数:600)
古往今来,天上的一轮明月,引起了许多文人的幻想,牵动了无数游子的情愫,留下了一个个美丽的传说。月的魅力真的有这么大吗? 那天空中的皎洁月光,把杭州西湖照得更加美丽,把断桥照得更加古老和神秘,把李白、杜甫、王维的思乡之情打磨的更加浓厚。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站在这灯火通明的西湖边,望着月亮悄悄爬上漆黑的夜空,撒下粼粼波光。水中的另一个月亮便慢慢浮上来了,水中的月影比月亮更大,更亮,更能撩起人们的思乡之情,我的心已经被荷塘月色楸住,如一个身陷泥潭的人一样,不能自拔。啊!美丽的西湖!你珍藏了多少人的思乡之情?记录了多少时间的历史? 头顶这轮明月的神秘,就如《春江花月夜》中写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一般。在皓月当空下,恍忽中,仿佛看到李白在“举头望明月”,苏轼在“把酒问青天”,海外游子在深情地传唱《月是故乡明》。 屹立在西湖边,望着潇洒的明月,看着古老的断桥,我不禁回想起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他们相爱在一起,又因为人、妖的关系被迫分离,白娘子被压在雷峰塔下,而许仙却只能望着天上的那轮明月,默默思念着白娘子,在这轮月亮里,藏着他们伟大的爱情。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月亮的故事还有多少呢?我望着天上那轮明月,陷入深深的遐想…… 浙江省乐清市柳市一小六(7)班 点评: 看着天空中一轮皎洁的明月,仿佛总能让人勾起点情思,西湖边的月光更是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站在西湖边上,作者陷入了深深的遐想…… 作者望着西湖边的月亮,由此及彼,从现实想到传说,让人不得不为这月光停下脚步。作者用自己美丽的词句赞美了西湖,更赞美了衬托西湖的月光,古诗句的引用让这篇小文章锦上添花。月亮中的故事到底还有多少呢?读完也让人陷入了深深的遐想中。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