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作文词典网 , 一个优秀的作文鉴赏学习网站!
给清华大学的一封信
清华,你好! 和你的故事要从头说起,虽然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开头可言。2008年,我参加自主招生考试,被清华降分录取。夏天自己拎着大包小包来学校,报道的地点已经有媒体围追堵截,要求我畅想校园生活,我那时说“记录生活的日子结束,生活开始了。”奋不顾身飞蛾扑火,有“时间开始了”的自我感动劲儿。 如今我已大三,却还没有真正融入校园生活。现在在学校还常常迷路,同学讨论的成绩与保研,我也大都一头雾水。嘟嘟囔囔对学校的不满却说了很多,拿人不手软,吃人不嘴短。时值百年校庆,我想说给学校的,也不是感恩与颂圣,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抱怨。 因为身在学校,所以不能仅抱怨些片儿汤的话。白衣飘飘的年代没了,就别再紧紧拽住时间的裙角嗫嚅呻吟;学术之不知,礼之不存,也已经没有再捶胸顿足的必要;大师离去,微斯人吾谁与归。大势如此,学院当然不能幸免,所以也别再长歌当哭了罢。 然而,除去以上这些,我对大学仍有抱怨,仍有不满,仍有大惊小怪,仍有不情之请。 大一、大二的时候,我喜欢拽着人聊政治。当然,大部分时候,是我支离破碎地复述着,我在网上看到、饭局上听到的只言片语、骇人听闻。我的同学们总是左顾右盼坐立难安,一副盼着有人把他们解救的样子,实在被逼急才敷衍笑道:“中国就是这样的。” 我那时还觉得奇怪,二十出头正是对政治敏感的时期,即使是纯生理上也应有些贲张和兴奋,可他们是如此漠然或畏缩。那时,常常涌到我嘴边的话是:“你们到底在怕什么?” 现在我发现,他们并不是漠然,我的同学们不是不关心,而是自动维护着政府——仿佛维护着自己将要继承的遗产。清华人是可爱的,愤青少,领导多。内心大概还是有“天下兴亡为己任”的悲壮,表现出来却是高屋建瓴、虚头八脑的老干部摸样。 陈冠中的小说《盛世》里,有个叫做韦国的青年人,理想是进入中宣部,因为“一个国家民族不能只靠物质力量,还要有精神力量,人民才会团结在一起。硬实力重要,软实力一样重要……我是学法律的,可以替中宣部的每一项决策,提供坚实的法律依据,配合国家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韦国加入读书会,组织同学有系统地驳斥网上反动言论、举报反动网站、举报“危险”教授。是年轻一代的美丽领袖。 韦国说:“我今年已二十四岁。二十岁那年我做的十年计划,正一步步实现,但我不能自满。毛主席三十岁的时候在做什么?中共中央局五个委员之一。这样一想,我知道我要加倍努力了。” 我身边就有韦国这样的年轻人,越是高等的院校,就越如斯荒谬。这也不难理解,北大清华的学子,一路都是教育和体制的少年既得利益者。成熟了,自然也是要沿着同一轨迹,而不能跌落到食物链的底端。于是,大学成了掠夺政治资本的地方。 我曾经旁观过学校的干部们做事,与教育和世俗标准下,少年得志的成功者打过交道,他们毫无障碍地接受学校给予的一切价值观,自诩主流,一百年不动摇、一百年不怀疑;他们青出于蓝地运用官场技巧与规则,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有时,我看着他们滔滔不绝地在课堂、在会场说些“主流价值观”之类的话,心想:“他们真相信这些,真可怕。”过了一会儿,又打了个寒战:“他们其实并不相信这些,那就更可怕了。” 天真与成熟、愚昧与清醒、单纯与复杂、糊涂与揣着明白装糊涂,我无法分辨他们是哪一种,也无法分辨哪种更可怕。 可是,你分辨,或者不分辨,他们就在那里。我的同学们,我的精英同学们,以后必然会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学术圈或者官僚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手握生杀大权。空气中有种紧张的成分,未来里藏着某种令人毛骨悚然的东西。 百年校庆快到了,学校里大兴土木、黄沙飞扬,新的大楼和建筑一天天显现规模,学术成果在日夜赶工,我刚路过操场,看到四千人规模的团体操在训练彩排。 百年建筑——清华学堂,去年年底在修缮过程中被烧,现在仍罩着绿色的大罩子,依稀只能看见脚手架。忽然想到,文革时清华“百日大武斗”中损毁的建筑,也早就被修复痊愈了吧。记忆失去,永远不会复得。回顾既往岁月,将会把历史理直、理顺,甚至磨灭,下一个百年,又不知后人会怎样回忆起现世。 百年校庆快到了,逢此盛世,锦上添花的话也不缺我一个人来说,泼冷水却是我所擅长的。往小了说,“母校就是你每天骂八百遍,但不许别人骂一句的地方。”往大了说,“为何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那么,就此搁笔,是动情是矫情,就听收信人的吧。
从小学清华英语,长大上清华大学。 (字数:500)
我是一个从清华英语学习的一个学生,叫朱光照。教我的老师是吕老师,吕老师性情温和,幽默风趣。我很喜欢吕老师,因为吕老师对我们好,不会对我们发脾气。脸上就没有过生气的表情。
我在清华英语学习了有两年了,在此期间,我的英语成绩有很大的提升。没有学习清华英语之前,我想考个95分还很费劲的。到了清华英语,学习了不久。想考95分就是小菜一碟了。再过一段时间,我都可以保持很多次考100分的成绩。我真的感谢清华英语,感谢教我的吕老师,是他们把我从困境中拉了出来。让我重新改变。在学习两年时,我有很大的感受。感受到清华英语,就是一个大家庭。家庭里和平、宁静、温暖。同学之间和睦相处,师生之间笑语不断。每天来到这里,总是很快乐。因为又可以学习到新的知识,又可以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这里仿佛不是学校,而是一个充满着知识、快乐的乐园。这样好的地方,我一定不会离开这里。直到我学业结束那一刻。我喜欢在清华英语里上课。因为我有这样好的一位老师,不会发脾气、不会生气、会幽默的老师。真是一位不好遇到的好老师。从小学清华英语,长大上清华大学。这句话会在8年以后兑现的!
河北秦皇岛青龙第一实验小学四年级:我是清华我做主
一年级日记:参观清华大学 (字数:250)
2006年7月28日星期五天气:阴有小雨
参观清华大学
今天吃完早饭,我、奶奶和妈妈去清华大学参观,为了感受那里的学习气氛和周围的环境,特地带我去那里看一看,妈妈告诉我清华大学是全国最好的大学,那里全是全国各地的优秀人才。
一下车,我看见“清华园”几个字,进进出出的人很多,我们沿着清华园的小路走,旁边有绿绿的草坪,高高的大树,还有一条小河,小河里有荷花和小鱼。清华园有一些古老的建筑,还有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楼、科技楼。学校很大也很漂亮,我要好好学习,考上清华大学是我的奋斗目标。
考上清华附,我的“台下十年功” (字数:1200)
2007年的春天,是我记忆中最忙碌的春天,妈妈负责小升初简历的制作和面试资料的准备工作,爸爸则整天马不停蹄地参加各学校的咨询会,投送简历,并带我参加名目繁多的各种考试。而我,除了完成各个辅导班的作业外,每天还要做一套奥数网的奥数天天练,背一篇英文小短文,并复习各种面试资料。几个月来,我参加了许多学校的考试,每一次考试都令我难忘,而记忆最深的当属十一学校和清华附中的考试了。
六年级上学期我考入了十一培训学校的数学实验班。培训学校每年都要向十一学校推荐大量名额,今年也不例外,共推荐722名,推荐生中估计有80%甚至更多可以升入十一学校。5月12号下午,十一学校进行了第一次考试(此次考试包括722名推荐生和通过社会报名的学生),时间2个小时,考了语文和英语,其中英语是写两篇作文,虽然时间非常紧,但由于考前我背诵了大量的英语短文,所以做得很轻松。几天后我接到了十一学校的第一批录取通知,并于5月20日参加了该校的第二次考试同一天,我还接到了101中学的面试通知,由于十一学校的这次考试将决定实验班和单双免的名额,我便放弃了101中学的面试机会,这次改考语文、数学和英语三门,上午考试语文,要求先去图书馆选书阅读,时间大概两小时,然后回教室写读后感。中午在学校用餐,下午考英语和数学。英语共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听力,第二部分是用英语做自我介绍;第三部分是读一段短文;最后一部分是两人自由组合,由中国同学向新转来的一个外国同学介绍一下自己的校园,由于自己平时听得少,所以感觉听力比较难,其它三部分感觉良好。数学题量很大,需抓紧时间。一天下来,觉得考上十一学校实验班不成问题,但往往世事难料,第二天我却接到了十一学校普通班的录取通知,多么令人失望的消息呀,我尝到了小升初的第一枚苦果。
就在十一学校考试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5月16日,我接到了清华附中的面试通知。这一天,我们先被带进了计算机教室,每人一台电脑,电脑屏幕上有三十道试题(26道数学题,2道语文题,2道英语题),试题涉及范围很广,一看这26道数学题大部分是奥数题,我全神贯注地做了起来,只用了半个小时就全部搞定了,我暗暗庆幸自己平时奥数抓得紧,功底扎实,考得才这样顺利;于是开始专攻语文和英语,其中有一道语文题是考"如鱼得水"这个成语,问:若把刘备比作鱼,把谁比作水?《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就在我脑海中慢慢翻开,记得刘备曾经说过:有了诸葛亮,我真乃如鱼得水。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写上了"诸葛亮"。另外几道题也不算复杂,我小试身手就完成了,认真检查了一遍,确信无误后,提交试卷。接下来是面试了,十人分成一组。老师先让我们进行自我介绍,中英文均可。其他同学都用中文做的自我介绍,有的还结结巴巴,一看就知道考前没做好准备。轮到我时我灵机一动,改用英语做自我介绍,由于事前准备的很充分,所以胸有成竹,回答很顺畅,老师似乎对我的表现也很满意。最后是一道抢答题,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我虽然举了手,但因为慢了半拍没有抢到。考完后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瓶水和一块巧克力,令我很意外也很感动。最后爸爸带我游览了清华附中的校园,美丽整洁的环境和校园内到处洋溢的文化气息让我感到亲切和陶醉,令我一下子喜欢上了这所学校。
第二天的中午,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时刻,我接到了清华附中大中学衔接创新教育实验班的录取通知。我们全家人沉浸在幸福和快乐中。以后的日子里,捷报频传,我又陆续接到了首师大附中、理工附中等学校实验班的录取通知,出于对清华附中的偏爱,最终我还是选择了清华附中。
这次小升初,有艰辛,有失落,但更多的是成功后的喜悦,真可谓"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我也变得更加自信了。以下是我和妈妈共同总结的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1、奥数。一定要报一个好的辅导班(推荐奥数网),再选一个好老师(推荐杨付光、兰海)。到六年级下学期,最好每天做10-15道奥数题。考前两个月,要多做模拟题,以提高速度和准确率。
2、简历。简历一定要简明扼要,并突出自己的优势(比如仁华学校**班学生)。接到面试通知,你便成功了一半。
3、面试。要提前把面试资料准备好,熟练背诵和掌握。
4、报名时要尽量多报几个学校。由于每个学校考试侧重点不同,这个学校落选,别的学校不一定也落选,不能轻易放弃一点希望。为了防备万一,要提前选好垫底学校。
5、要想上一些重点中学的实验班,最好提前报它的辅导班。比如首师大附中、理工附中、十一学校等,这些学校选择参加面试的大部分名额都从辅导班中产生。
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付出哪会有收获?愿所有的学弟学妹们都能努力学习,在将来的小升初竞争中崭露头角,考上自己理想的学校!
【老师点评】:本文通过描写自己努力学习最后考上清华附中的故事,表达了“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付出哪会有收获”的感想。文章情景描写细致入微,十分到位,非常好。
下一篇:2015昆明中考满分作文大全:语文课上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优秀作文 自己的园地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
快搜